“報表又不對啦!我負責品牌的銷售數字錯了!”這句質問語偶然都會收到!收到這質問后資訊部同事起碼花掉半天的時間去查找原因。查看程式一遍,沒發現異常!對比報表出來的數字跟原始數據挖掘出來的數字又沒有差別!不可能是報表本身有錯誤。但用戶卻說不對!再細心問一下用戶如何認為報表不對。原來有些不屬于她管轄的服裝款號出現她負責的品牌中?;驅儆谒茌牭姆b款號卻沒顯示出來!那么我們便立刻明白問題的所在了。因為基本上所有分析報表都是以品牌來分組。即把相同的品牌產品的銷售數字歸納在一起。報表是取每款內所定義的品牌來做匯總或分組的。當服裝款號內的品牌定義錯誤時便會錯跑去另一品牌的數字內。例如把D10GB0102 這原屬迪士尼品牌的衣服,錯誤定義為小熊品牌時,它的銷售數字便會跑了去小熊的數字當中。而“D”開頭的產品,在用戶的認知中是屬于迪士尼品牌,

但卻出現在小熊中,用戶便認為系統出毛病了!系統不穩定了!其實這是用戶的誤解。在DMS系統中,服裝款號的編碼跟它的品牌是完全沒有必然的關系。產品的編碼內不會控制它的屬性,包括品牌,季節,生產年度,組別及類別。這些產品屬性跟服裝款號編碼都是各自獨立,但由服裝款號編碼關連著。如圖大家便可以看出任何服裝款號可以定義任何屬性。服裝款號并不會控制它的品牌屬性。在此大家便會明白為何迪士尼會跑進小熊中。這是因為當建立產品主檔時錯誤選擇了品牌所致。大家也不難想到一個道理。要數字準確,產品的屬性定義必須準確!建檔的人員必須準確地選擇它的屬性后,報表內的數字才會準確。并不是系統錯誤,也不是系統不穩定!
 
大家會問為何不把產品屬性跟服裝款號捆綁,例如D便必定是迪士尼品牌,10必定是2010年份,G必定是成衣組別,B必定是男童T恤類別。那么用戶輸入服裝款號時不是同時選擇了正確的屬了嗎?不用擔心錯誤選擇了嗎?沒錯!這想法很對!而很多專屬成衣的系統也會采取這種做法。數年前DMS建立主檔的系統也可以采取這做法,當服裝款號編碼跟所選的產品屬性不匹配時,系統會給出錯誤訊息。但隨著中威的產品類別日漸增加,這個服裝款號跟屬性規匹的規律便不完全有效!中威的產品類別引進了很多外面購買回來的產品,它們都同屬迪士尼品牌,但服裝款號卻是原生產商的貨號,我們不能更改。生產商所定的服裝款號絕對不是按中威的編碼結構來作編排的。這樣以服裝款號捆綁屬性的規限便需要立刻解禁。必須開放給用戶去自行對外購的產品選擇屬性。

自從用上了店家樂服裝店軟件,店家樂服裝店管理軟件后,情況得到了非常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