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時尚行業庫存問題的解決方法--十八步分析法之一

    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的現狀,有的放矢的處理庫存問題,店家樂服裝免費進銷存管理系統在制定庫存銷售計劃時要考慮自己是否了解了這個市場、這個渠道,因為做到了因時因地制宜,庫存量就不會走向極端,既不會形成大庫存積壓而增加經營成本,又不至供不應求而脫銷。

第一掌、專業庫存銷售公司

    據店家樂軟件了解,近來在庫存中淘金的人也越來越多。下面我們來看看服裝經銷商和庫存服裝經營者不同的看法:

    一位服裝經銷商說,他們代理的品牌正價貨品,如果一件衣服標價為100元的話,那么一般的進貨價為45元(含稅)。再加上商場25%以上的扣點,100元的貨品僅剩下30元的利潤。這30元的利潤中,還要承擔貨品價格10%左右商場VIP卡的扣點、5%左右的商場柜臺裝修費用、7%左右的員工工資、辦公費用。這樣算下來,利潤也僅為8%左右。而每一季的貨品,控制得再好,也還有5%的庫存。這樣加加減減,經銷商實在掙不了太多。

    一位專業做庫存服飾的老板連連將其稱之為服裝行業中的“第二桶金”。他說:“做庫存商品,往往比銷售正價商品更賺錢。”他給也算了一筆賬:以100元的正價貨品為例,服裝經銷商在清理庫存的時候,一般以1折左右的價格成包地批給庫存經營者。上海還曾經出現過最低0.5的進貨折扣。服裝免費進銷存管理系統按照庫存消化一般低于5折的規律,10元的進貨價最高可以賣到50元。對商場來說,組織特惠專場,對商品的扣點一般僅在10%左右。也就是說,50元的商品,僅僅扣去5元。除此之外,特惠商品不使用VIP卡,也沒有什么柜臺的裝修費用,人員工資與辦公費用相對也減了大半。這樣,50元中至少賺30元,利潤率為6%。

     筆者沒有經營過服裝,不知道具體的利潤分析,但根據以上兩者的分析,有一點是肯定的,后者幫助前者解決了問題,并且還獲取的可觀的收入,這就是問題的解決之道!

      當然,做庫存服裝銷售也不能盲目的進行,一位做了5年庫存生意的浙商也提醒,別把“庫存”作為簡單的“寶庫”而輕視其風險。首先是充裕資金的保證,庫存品不同于暢銷貨,如果庫存品貿易商看中一批貨,就得全盤吃進,而且廠家絕大部分要求現金支付;同時對于庫存品的后期市場也要求作出敏銳的判斷。

第二掌、折扣店

     當然企業解決庫存問題的途徑也不是單一的,其中最為普遍的是企業建立自己的折扣店,在-定程度上解決了上述問題,折扣專營店相對于經銷商來說是-種較新的經營模式和理念。這些折扣店的大量涌現一方面說明了它適應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廠廣大服裝品牌的經營需求。首先,明確的市場定位使折扣店更加有精力、有能力專攻折扣商品的銷售,所以在宣傳和組織銷售活動方面都比晶牌自己更有經驗,為品牌經營者節省廠自己去逐步摸索的時間,從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列新品的運作中。其次,折扣店有相對較大的面積和規模,可以使銷售得到更好的業績。

     美特斯邦威、高邦、森馬、拜麗德等休閑服,開設專門特賣場處理庫存,不失為一個好辦法,既不影響新貨又很快處理了存貨,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去年這種特賣場剛在五馬街、公園路開出來時,生意火爆極了。據悉,一個品牌休閑服特賣店在短短一個多月里,服裝免費進銷存管理系統處理庫存達到數十萬件。

  第三掌、在賣場作為特價品吸引顧客。

     絕大多數服裝企業不具備實力也不愿意去另外開設特賣場,通常就在主賣場擺設花車,進行特價品的銷售。這種方式,其實很矛盾,對主賣場的形象直接產生影響,讓人對該品牌的價格產生懷疑。這樣,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一點品牌效應,往往又被特價活動所沖淡。但眾多品牌都采用這種方式,一般企業也顧不上考慮這么多了。

  第四掌、庫存商品交換廣告

     毫無疑問,投入廣告肯定可以給經銷商帶來某些效益,而且經銷商做廣告很多時候還可以獲得到廠家的一定支持,而很多媒體廣告在操作過程中其實是可以用貨品來充抵的。

     很多廣告公司會為了獲取價格優勢,常常買斷一些媒體時段,然后再進行轉手。但當有些時段沒有及時轉手出去時,廣告公司為收回成本常常會同意企業用部分或全部產品來充抵廣告費,而廣告公司則可以獲取產品作